【#一種馬祖淡菜兩種吃法】
最近正值馬祖淡菜的旺季,一個比一個還肥美。個頭比國外還大上許多。產地鮮送,當然要大快朵頤一番。怎麼吃?其實煮法,遠比清理還要簡單。
馬祖淡菜表面得刷洗乾淨,外殼上則有不少類似水草的「足絲」,這是淡菜用以固定在岩石的重要依據。此外,足絲會延伸到淡菜內部,若拔除淡菜會立刻死亡。不過,要徒手拔並不好拔,多半建議,等淡菜開了再把剩餘的足絲拔除。
料理淡菜最基本的方式,便是洋蔥、大蒜與白酒。有時候甚至連鹽都不用。這次,我則加入了有紅椒粉的西班牙臘腸,香氣馬上再升級。
洋蔥切末,大蒜切片,入油鍋拌炒。後加入切片的西班牙臘腸和番茄,待洋蔥接近透明,就可以把淡菜下鍋拌炒。下不甜白酒,蓋鍋蓋燜個五到十分鐘,等所有的淡菜都打開,基本上就可以起鍋了。沒有巴西里,我把香菜拿出來替代。上桌前,再淋點橄欖油。沒想到,香菜也很對味。
很建議,盛盤時就用手把淡菜掰開,只留有用的那一半。如此,不僅方便食用,也方便醬汁、洋蔥等配料沾附在上頭。
ㄟㄟ ㄟ ,不是兩種吃法?另一種在哪裡呢?
前面做法,待淡菜打開之後,撈起來。一樣用手掰開,只留有肉的一半。接著,混合起司和麵包粉、黑胡椒(麵包粉和起司一比一),灑在淡菜肉上頭。進烤箱,以200度烤五到十分鐘。又是另一種不同風味口感的呈現,有夠下酒。
就這樣,一種馬祖淡菜,兩種享受。